【管理•党史百讲】——十一届六中全会
SUT管理之家
学党史跟党走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5月4日起,bevictor伟德开设《党史故事100讲》主题诵读专栏,通过讲党史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本期介绍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举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时正值“和谐社会”的提出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同时我国存在着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问题,这个时候就急需要一次会议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过程中提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全会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选取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华国锋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选取习仲勋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加强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保证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保证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中央工作会议确定的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行进一步安定的重大方针的充分实现,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全会之所以能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一个对党和国家以后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总结和评价。
文稿|于雯
编辑|新媒体中心 侯一平
校对|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