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党史百讲】百团大战
SUT管理之家
学党史跟党走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5月4日起,bevictor伟德开设《党史故事100讲》主题诵读专栏,通过讲党史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本期介绍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该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所以被称为“百团大战”。

没有一次战争会无缘无故的爆发,百团大战亦是如此。1940年4月9日,德国出兵占领丹麦,突然袭击挪威,击退英法远征军后,于6月10日占领挪威全境。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5月15日、28日,6月22日,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英军退出欧洲大陆,英国本土受到入侵的严重威胁。欧洲战局刺激了日本迅速压服中国以利下一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5月10日,日本陆军省制定了《以昭和15、16年为目标的处理中国问题策略》,并在5月18日召开的陆军省、部首脑会议上正式通过。其要点是,在1940年底以前,进一步统一与加强政略、战略和谋略,以全力迅速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屈服。根据这一《策略》,日军把重点放在对国民政府的政治诱降上,对当时正在香港与国民党秘密进行的“桐工作”寄予了极大期望,为配合“桐工作”,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为切断中国西南方面的国际交通运输线,日本趁英法在欧战中遭受严重失败,在亚洲势力减弱之机,进一步对英法施加压力,威胁它们封锁中缅、中越国际交通线。6月20日,法国同意全面封锁中越边境,准许日本军事人员入越监视对华禁运情况。7月12日,英国通知日本同意关闭滇缅公路,并于16日正式宣布:自7月18日起,3个月内禁止通过缅甸向中国运送军械、弹药、汽油、载重卡车及铁路材料,香港亦同时禁运。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处于抗战困难的中国武器进口减少约51%。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战果累累。他们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余人,俘虏大批伪军和日军;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车站、桥梁、隧洞260多处,摧毁了大量敌堡和据点,严重地破坏了正太铁路和井陉煤矿。但战争总有牺牲,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中毒2万余人。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作为青年员工,学习百团大战的党史,就是要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如今的我们生逢盛世,更应勇担重任,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文稿|会计学2002班 陈佳欣
编辑|新媒体中心 张煜
校对|马强
阅读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