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党史百讲】——第九期国共第一次合作
SUT管理之家
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相关历史知识。本次合作的背景是国民党经历“二七”血案后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的情况下,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就在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同时,共产国际也派人与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取得联系。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屡遭失败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下决心要寻找新的力量和新的出路,提出要改组国民党。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引起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重视,使他产生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愿望。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6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陈独秀、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沈定一、毛泽东、瞿秋白、林伯渠、夏曦、张国焘、刘伯垂、李立三、王尽美等23人。孙中山担任大会主席,亲自主持大会的进行。大会主席团由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李大钊担任。此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1)接纳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通过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章程和宣言;
(3)通过组织国民政府案;
(4)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5)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选举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此次大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和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其基本内容而言,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上一致或接近,从而成为两党的政治合作及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大会当选的24名中央执行委员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3人;当选的17名候补中央委员中,有共产党员毛泽东、张国焘、瞿秋白、林伯渠、韩麟符、沈定一、于方舟7人。紧接此次大会之后,孙中山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在此次会议确定的3名常委中,有共产党员谭平山1人。在国民党中央机关所设的8个部中,共产党员谭平山任组织部长,林伯渠任农民部长,杨匏安、冯菊坡、彭湃、张善铭等分别担任组织、工人、农民、青年等部的秘书。此后,在国民党各省市党部中,亦安排共产党人担任负责人。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向警予、罗章龙等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负责人;林伯渠、李立三、林育南、项英等担任国民党武汉执行部负责人;李大钊、于树德等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负责人。
最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是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胜利。
文稿|工程管理1901班 葛尘
编辑|王鹏亮
校对|马强
阅读 65